江苏一家中小型光伏电池生产商情绪明显处于焦虑中。
光伏产业是安徽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虽然起步较晚,但安徽省光伏产业就发展速度而言却可用飞速两字形容
从2009年开始,光伏产品才开始出口,当年出口仅有520万美元,到2010年,全省光伏产品出口已经达到9550万美元。安徽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发展处负责人戴传裕说。安徽省96%以上的产品都销往欧洲,而要在欧洲市场通行TUV认证必不可少,安徽省现在有10家企业拿到了TUV认证,通过此次培训我们希望鼓励更多的光伏企业了解政策、做好基础性准备。今年安徽省商务厅将加大对参加境外光伏展会、在海外建立大的营销网络、组织专项对接活动、在海外建设工厂的光伏企业的支持力度。光伏产业是安徽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与很多产业一样,目前光伏产业的主要市场还是在国外,出口必须通过进口国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才能将这些产品销往不同国家。从安徽省商务厅召开的安徽省光伏产业国际认证培训班上了解到,今年安徽省将加大光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支持力度。而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则雄心勃勃地制定规划,计划将光伏产业做大做强。
据了解,昱辉阳光正计划将部分硅片产能向四川转移,从而避免继续受限电之苦。一场双赢的好戏,在近期开演。促使他们离开富庶的东部沿海城市向西发展的另一大原因,则源于西部地区较低的电价。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最新统计数据,截至7月27日,国内多晶硅现货主流报价为400-470元,国际多晶硅现货主流报价为每公斤50-60美元。
据了解,四川现在的普通上网电价是每千瓦时0.3937元,而电价较有竞争力的则是宁夏仅为0.27元左右、内蒙古西部为0.28元左右、青海为0.29元。此时,西部那些可以敞开供应电力的地区,成为多晶硅企业无法拒绝的诱惑。
被限电似乎已经成了东部多晶硅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危机。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连表示,多晶硅项目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内蒙古将大力支持其发展。李仙寿表示:我们硅片工厂的全部耗电量,一年加起来就是5亿千瓦时,按照目前当地工业用电每千瓦时1元的电价来计算,那么我们的电费就是5亿元。昱辉阳光共有数百台单晶炉、多晶炉。
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近日与榆林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将在榆林佳县投资210亿元新建年产2.4万吨多晶硅项目。价格都远低于东部沿海城市的每千瓦时1元。受来水严重偏枯、电煤供应紧张等影响,进入7月份以来,南方电网全网统调负荷快速攀升,最高已达11323万千瓦,同比增长10.6%。如存煤及来水情况低于预期,电力缺口还可能进一步加大。
目前,国内的多晶硅价格经过一轮的调整后,近期再次走强在2020年将进一步降至1万元/千瓦。
规模不是很大的,技术方面没有优势的,可能会被挤掉,最后整个产业链只剩下二三十家企业。上周五,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透露,2011年金太阳工程规划已于近期出台,规模为600MW。
中国支持光伏产业,但给的电价也不是太高,实际上是希望能够让光伏行业实现市场化的大浪淘沙。加大补贴支持平价上网路线图的初始假设是,2010年,中国的并网光伏系统初投资为2万元/千瓦,并以每年8%的速度下降。7月24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公布了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以上预测见于《中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下称路线图)。按照这样的速度,在2015年,中国的并网光伏系统造价将下降至1.2万元/千瓦。路线图项目召集人之一、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王斯成称,随着技术进一步提升和装备的全面国产化,到2015年,中国的光伏系统初始投资将降到1.2万元/千瓦,同时发电成本也将小于1元/千瓦时。
此举被业界视为国家加码光伏支持力度的一大举措。路线图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及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家俱乐部共同完成,并于8月12日在北京发布。
我觉得这个幅度应该能持续下降,否则的话就失去意义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昨日称,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并在2020年实现发电侧的平价上网之后,真正的大规模运用就会开启了。
其中,国家能源局2009年与2010年进行了两轮光伏特许权项目招标。但中国光伏的中小企业同样众多。
孟宪淦说,中国有些大型骨干组件企业已经能够把1瓦组件的生产成本压缩到1美元以下了。新华海外财经15日援引消息称,到2011年年底,中国可能会把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900MW提高到2000MW。此时对应的发电成本将是0.60元/千瓦时。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常规发电上网价为0.34元/千瓦时,每年上涨6%。
今年以前,中国对光伏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国家能源局的特许权项目招标和财政部为主体的金太阳工程。光伏行业需大浪淘沙路线图数据显示,按内部收益率8%计算,2010年中国光伏发电较为经济合理的含税上网电价应为1.45元/千瓦时。
华泰联合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海生称,中国现在光伏企业有几百家。国家发改委7月24日的通知还提到,今后将根据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
即使将投资大幅度压低,内部收益率降为6%,上网电价仍应为1.173元/千瓦时。中国的光伏发电有望在2014年实现工商业用电平价上网,2018年实现居民用电平价上网,并在2021年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
不过,这两轮招标的投标价被业内认为太低,企业很难盈利。因此,目前中国的1.15元/度以及之后的1元/度的上网电价,只能在光照条件较好的青海、西藏、新疆、宁夏等省份获得盈利。与此同时,中国还在上调未来的光伏装机容量。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吴达成此前则提到,上网固定电价相关规定的设计初衷是基于扩大光伏产品的销售与生产规模,并通过技术的进步与市场的竞争,使它的成本不断下降,也就是通过补贴的机制促使平价上网时代的提前到来。
根据《路线图》提供的数据,中国工商业用电2009年平均价格0.81元/千瓦时,到2014年工商业用电价格将超过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率先实现平价上网规模不是很大的,技术方面没有优势的,可能会被挤掉,最后整个产业链只剩下二三十家企业。
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常规发电上网价为0.34元/千瓦时,每年上涨6%。今年以前,中国对光伏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国家能源局的特许权项目招标和财政部为主体的金太阳工程。
因此,目前中国的1.15元/度以及之后的1元/度的上网电价,只能在光照条件较好的青海、西藏、新疆、宁夏等省份获得盈利。华泰联合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海生称,中国现在光伏企业有几百家。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